实验动物研究中心

科研服务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科研服务 >> 正文



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
日期: 2025-10-09      信息来源:      点击数:

实验原理

糖尿病动物模型是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疗效的重要工具。1型糖尿病(T1DM)模型主要通过化学药物(如链脲佐菌素,STZ)选择性破坏胰岛β细胞,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。其作用机制为:

STZ毒性:STZ通过葡萄糖转运体GLUT2进入β细胞,释放一氧化氮(NO)和自由基,引起DNA烷基化损伤,最终导致β细胞凋亡。

高血糖表型:β细胞破坏后,胰岛素分泌减少,空腹血糖(FBG)持续升高,模拟人类T1DM特征。

实验步骤

一:STZ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(小鼠)

1. STZ溶液配制:称取STZ粉末,用预冷的0.1M柠檬酸缓冲液(pH 4.5)配制成2%溶液(如20mg/mL),冰上避光操作,30 min内使用。

2. 给药与造模:

剂量:小鼠按体重50-60 mg/kg给药(大鼠按45-55 mg/kg)。

方式:腹腔注射(IP)或尾静脉注射(IV),连续5天。

对照组: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。

3. 血糖监测与模型验证:

时间点:末次给药后72小时、7天、14天。

方法:禁食6小时,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(FBG)。

造模成功标准:FBG ≥ 11.1 mmol/L(连续两次检测)。

可选检测:血清胰岛素水平(ELISA法)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。

二: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(大鼠)

适用场景:模拟胰岛素抵抗合并β细胞功能衰退的2型糖尿病(T2DM)。

1. 高脂饮食预喂养:大鼠自由摄食高脂饲料(D12492)8-12周,诱导肥胖和胰岛素抵抗。

2. 低剂量STZ注射:单次腹腔注射STZ(25-35 mg/kg),破坏部分β细胞功能。

3. 表型验证:

胰岛素抵抗指标:HOMA-IR指数(空腹血糖×空腹胰岛素/22.5)≥ 2.5。

β细胞功能:OGTT试验显示餐后2小时血糖≥16.7 mmol/L。

关键操作规范

STZ稳定性:STZ易水解失效,需现配现用,避免反复冻融。

禁食要求:注射前禁食6小时可增强STZ对β细胞的特异性靶向。

伦理合规:高血糖动物需及时干预(如胰岛素治疗或安乐死),避免严重并发症(如酮症酸中毒)。


版权所有©  (中国.辽宁)沈阳医学院     辽ICP备18008634号     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146#     邮编:110034